正规股票配资网站 体重管理 | 生活中的控糖“陷阱”,别再自己骗自己啦…

发布日期:2025-04-02 21:20    点击次数:158

正规股票配资网站 体重管理 | 生活中的控糖“陷阱”,别再自己骗自己啦…

春天来了正规股票配资网站

树芽冒头、花儿绽放

空气里都是甜丝丝的味道

每到这个季节,你是否被那些打上

“春日限定”标签的甜食甜点

吸引去了目光?

饮食少糖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

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途径

所以,想要保持健康体态

咱们得先搞懂甜蜜背后的真相

添加糖

01

添加糖的真相

添加糖是在制作、烹饪食品时,人为加入的糖类。食物中天然含有的糖并不属于添加糖。

👉常见的添加糖:

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日常烹饪中使用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属于蔗糖。

展开剩余84%

02

甜蜜的代价

糖是纯能量食物,在甜蜜味觉之外,不能提供其他营养益处。而且过量食用添加糖还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超重肥胖和龋齿。

超重肥胖

健康体重的维持,依赖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如果添加糖摄入过多,糖里面的热量就有可能和其他来源的热量一起打破这个平衡,使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久而久之,使体重增加,甚至发生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不仅仅是体重的变化,还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龋齿

牙齿表面的菌斑会将食物中的游离糖转化为酸,而酸会逐渐破坏牙齿,从而导致龋齿。无论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发生龋齿。

长期过量食用添加糖以及刷牙不能清除牙菌斑,会增加龋齿的发病风险。龋齿不仅会导致疼痛、焦虑,有时还会导致牙齿脱落和感染,带来日常功能受限和社会参与障碍。

03

每日能吃多少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

✔️ 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04

隐藏在生活中的“糖衣炮弹”

添加糖的主要来源是包装食品,如含糖饮料、糕点、饼干、冷饮、糖果等。除此之外,烹饪食物时加入的烹调用糖也是添加糖的一个来源。

警惕这些高糖选手

⚠️ 含糖饮料

添加糖的“重灾区”!多数含糖饮料中的糖在8%~11%,有的高达13%以上。在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替代饮用水。

⚠️ 甜味食品

糕点、甜点、冷饮等,这些食品一看就很甜。若您有过烘焙的经历,也会发现小小一块蛋糕,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的添加糖量可不少!所以,这些甜味食品要少吃。

⚠️ 含有“隐形糖”的加工食品

一些罐头水果、调味酱料、麦片和谷物棒、风味酸奶饮料等加工乳制品,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甜,但是其含糖量很可能不低!对于这些食品,我们可以阅读配料表,如果含有蔗糖、白砂糖、麦芽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和蜂蜜等,就表明添加了糖,也应少吃。

⚠️ 三餐里的添加糖

烹饪菜品时,糖可以增味。为了控制添加糖摄入量,家庭可以采用定量工具来烹饪食材,做到使用量心中有数。在外就餐或点外卖时,可以少选择“甜口”的菜品,或告知店家少放糖。日常喝茶、喝咖啡时也应不放或者少放糖。

05

警惕控糖“陷阱”

很多食品包装上写着

“无糖”“低糖”

但千万别被忽悠了

这些标签≠完全没糖

这些标签的真正含义

■‌无糖食品

只要产品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就可以标注为“无糖”或“不含糖”。

■低糖食品

产品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就可以标注为“低糖”。

因此

不要盲目相信

“无糖”或“低糖”食品

“无糖”“低糖”食品,其中可能添加非糖甜味剂,如安赛蜜、阿斯巴甜、爱德万甜、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简单地将游离糖替换为非糖甜味剂,很大程度上无法改善膳食质量。证据表明,非糖甜味剂在控制肥胖方面并无长期益处,而且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还可能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06

特别提醒

控糖不是控碳水!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平衡膳食要求碳水化合物提供50%~65%的能量为好。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带来营养、代谢、情绪等问题,危害健康。

图源网络(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北京健康教育正规股票配资网站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