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股票配资平台 大直径热力管道顶管过路施工关键技术探究和实践_进行_工作_发射井

发布日期:2025-04-19 21:31    点击次数:62

重庆股票配资平台 大直径热力管道顶管过路施工关键技术探究和实践_进行_工作_发射井

本文以某清洁供暖及相关配套建设工程4处穿越道路的顶管工程,尤其是以穿越国道的GD01为例重庆股票配资平台,探讨顶管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解决工程问题,供类似工程参考。

一、工艺概况

某清洁供暖及相关配套建设工程穿越道路的顶管工程四处顶管作业参数,如下表。

顶管作业参数表

发射井和接收井均为临时构筑物,井深度较深,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护,逆作法施工工艺。项目工作井(发射井及接收井)优先采用受力较好圆形井,以满足工作井深基坑的安全性和防地下水的自防水性能。

顶管井深基坑基本信息表

展开剩余84%

典型顶管井平、剖面及相关配筋信息如图所示(以穿越国道的 GD01 为例):

顶管井平、剖面示意图

二、顶管施工关键技术1.调研分析顶管周边环境条件

以穿越国道的GD01顶管工程为例,项目实施前应充分调查研究场地周边地上和地下建构筑物情况,穿越道路设计结构信息,道路车流情况,地下水情况等。

2.总平面布置分施工阶段布置

顶管施工场地往往非常有限和紧凑,现场总平面布置合理动态非常必要和关键。以穿越国道的GD01顶管工程为例,根据前期主要施工内容为穿越工作井施工和后期在工作井基坑内进行套管顶管穿越,可划分为工作井深基坑开挖施工阶段和顶管施工阶段两阶段进行总平面布置,并分阶段进行动态调整。

3.顶管工作井深基坑井体进行专项设计

工作井内沿顶管轴线方向设有一道长8.8m,高3m,厚0.5m的后背墙以及导轨、千斤顶、上下钢直梯、三级配电箱、电焊机、灭火器等,管内照明采用低压照明系统。施工期间在工作井内及管道内应配置足量的排水设备,以保证雨季汛期的管道安全。

顶管发射井内布置

项目工作井(发射井和接收井)均为构筑物,工作井深度较深,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及地勘报告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护,逆作法施工。项目工作井均采用圆形井,发射井内径 11m,壁厚 1m,接收井内径9m,壁厚0.9m,底板厚度均为1.2m。钢筋采用HRB400 及 HPB300 级钢筋顶管井壁按照一定间隔距离设置暗梁已增强侧壁的整体刚度及可靠性,混凝土采用C30 混凝土,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抗渗等级为 P8。

4.顶管井体分层开挖

总体上工作井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首层基坑开挖→检查基坑开挖轴线→第二层土方开挖→混凝土支护结构钢筋绑扎、浇筑、养护→检查基坑开挖轴线→逐层向下循环作业→人工清底→验收→封闭→底板混凝土及后背墙结构施工。

5.顶管机选型及主要施工参数

顶管施工一项重要工作是维持开挖面,避免流砂、塌陷等情况。根据工程所在地烟台当地工程经验,顶管位置为强风化花岗岩,拟采用 HDC 泥水平衡岩石顶管机,与传统泥水平衡相比在机头前端额外增加岩石切割设备,便于岩石破碎外运。

顶管施工参数基本参数表

6.发射井洞口专项设计橡胶止水装置

在发射井洞口位置需要设置橡胶止水装置。洞口止水装置采用双道橡胶止水,两道止水帘布(橡胶板)之间设置φ30注浆孔四只,在橡胶止水帘布失效时进行注浆,避免流沙、渗漏现象。橡胶止水帘布与井壁混凝土之间通过钢压板进行连接,钢压板应平整、光滑,能够与止水帘布紧密压紧

7.顶管施工顶进进程中关键控制

(1)顶管测量及纠偏

顶管为直线施工时,直线段施工管道轴向测量采用高精度激光经纬仪进行测量控制,并根据机头内的倾斜仪计算机头实际状态。顶管要按设计要求的轴线、坡度进行,主要依靠顶管机头部测量与纠偏的相互配合,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主要依靠顶管机动态纠偏完成减小顶管实际轴线和设计轴线间的偏差。

(2)顶管出发射井

管体出发射井时不要急于顶进,需慢速顶进确保泥浆与土体充分混合在孔洞周边土体层形成防水护体,保证管体外壁地下水及泥水等不会渗漏入工作坑。在顶管机的注浆孔进行触变泥浆的注入,确保顶管整体的减阻效果。

(3)顶管进接收井洞前洞口土体加固

为保证掘进机能顺利进入接收井,防止掘进机出洞后水土沿工具管与井圈之间的建筑空隙涌入接收井内,保证井内接头能顺利施工,在掘进机到达接收井前,土体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接收井洞口设置探查孔进行探察,在对混凝土结构凿除前,先凿出5个直径5cm的孔,贯穿混凝土并进入加固区域,然后静置6~8个小时,若没有流砂或水从观测孔中流出,方可准备整个洞口的凿除。

(4)注浆

顶管施工中,降低顶进阻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注浆,使管周外壁形成泥浆润滑套,降低顶进时的摩阻力。此外,当管壁周围形成完成泥浆套后,也通过减少顶进带土现象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

根据顶管所处土层的实际情况,在现场进行试验来确定触变泥浆的参数。对于GD01为例位置为强风化花岗岩,采用膨润土,根据现场施工试验经验总结,顶管泥浆配比(1m³)。浆液稠度控制在12~14cm,pH 9~10,析水率<2%。最佳配比应在现场进行调试确定。

减阻泥浆配比

8.大直径热力管道穿管牵引施工

大直径热力管道穿管施工,采用在热力管道下部区域设置滑移平板车,在接收井基坑底部设置一个可承受水平力的固定点预埋件,接收井内设置滑轮组绑扎固定结构体上,可设置转向定滑轮进行转向控制,将穿管钢丝绳(具有足够长度)另一端绑扎吊钩固定在待穿管线末端,并穿过滑轮后另一端与动力牵引装置连接,通过拖拽进行牵引穿管施工。

三、结语

本文探讨大直径热力管道顶管过路施工关键技术,通过工程实践重庆股票配资平台,一方面科学地总结了顶管施工的施工场地进行两阶段动态布置的合理性,避免总体规划不当,另一方面探讨了深基坑的工作井体专项设计。同时也总结了顶管施工顶管机选型满足适用条件,发射井洞口位置专项设计橡胶止水装置利于泥水平衡。

发布于:安徽省